走進國立故宮博物院(National Palace Museum),彷彿踏入了一座保存中國最珍貴皇室寶藏的時光機器。當我站在著名的翠玉白菜前,細細端詳其精緻的葉脈和隱藏其中的小蝗蟲時,我意識到這不僅僅是一座博物館,而是一個保存文化奇蹟的聖殿,這些文物曾歷經戰爭、革命和遷徙,終於在台灣安身立命。
🌟 為何要參觀國立故宮博物院

國立故宮博物院是全球最大的中國皇室藝術品收藏地,擁有超過69萬件文物,涵蓋八千年歷史。這些珍品原本屬於北京紫禁城,因二戰期間的撤離而輾轉至台灣,並於1949年永久保存於此。博物院的建築風格採用北方宮殿設計(標誌性的青綠屋瓦),與現代化展廳形成鮮明對比,館內珍藏包括:
- 全球最完整的中國玉器收藏
- 稀有的宋代書法捲軸
- 清代自動機械鐘,至今仍可運作
- 著名的「食物造型」雕刻,如翠玉白菜和肉形石
最佳參觀時間:季節指南
- 秋季(10月-11月)★★★★★:涼爽(20°C-25°C),天氣乾燥,周邊庭園秋景迷人
- 春季(3月-4月)★★★★☆:春花盛開,但櫻花季人潮較多
- 平日 ★★★★☆:比週末少40%遊客,適合深度探索
- 夏季(6月-8月)★★☆☆☆:炎熱潮濕,但展廳空調舒適宜人
- 特殊日期:國際博物館日(5月18日)及台灣國慶日(10月10日)免費入場

值得一遊嗎?快速決定要點
優點:
- 無與倫比的皇室珍藏,涵蓋中國歷史精華
- 互動展覽結合AR技術及手作工作坊
- 免費英文語音導覽(需押金)
- 避暑勝地,夏季提供涼爽舒適環境
缺點:
- 成人票價350元新台幣(約11美元)略高
- 春節及暑假期間人潮擁擠
- 特展區禁止拍照
📍 規劃你的行程
如何前往故宮博物院:交通選擇
交通方式 | 起點 | 時間 | 費用(新台幣) | 備註 |
---|---|---|---|---|
MRT + 公車 | 台北車站 | 35分鐘 | 50元 | 搭乘捷運紅線至士林站,再轉乘R30公車 |
計程車 | 信義區 | 20分鐘 | 250-300元 | 經芝山路直達 |
觀光巴士 | 台北101 | 50分鐘 | 150元 | 雙層巴士附語音導覽 |
YouBike共享單車 | 大直站 | 15分鐘 | 30元 | 沿基隆河騎行風景優美 |
營業時間與票價
日期 | 時間 | 成人票價(新台幣) | 學生/長者票價(新台幣) | 團體票價(10人以上)(新台幣) |
---|---|---|---|---|
週二至週日 | 上午9:00 – 下午5:00 | 350元 | 150元 | 320元 |
週五至週六晚間延長開放 | 上午9:00 – 晚上9:00 | 350元 | 150元 | 320元 |
每週一休館 |
行前必備品
- 舒適步行鞋 – 展廳分布於四層樓(約2公里步行距離)
- 可重複使用水瓶 – 洗手間旁設有飲水機可供補充水分
- 輕便外套 – 展廳維持約20°C以保護文物
附近住宿選擇
飯店名稱 | 步行距離 | 價格範圍(新台幣) | 優勢 |
---|---|---|---|
台北美福大飯店 | 步行8分鐘 | 6,000-12,000元 | 頂樓泳池及藝術導覽 |
丹迪天母酒店 | 步行12分鐘 | 2,600-3,500元 | 免費腳踏車租借 |
悠森酒店 | 步行4分鐘 | 1,800-2,500元 | 可直接眺望故宮景色 |
🎒 我的親身體驗

一個早晨的皇室奇珍之旅
我早上9點抵達故宮博物院,成功避開了大批遊客。首先前往三樓陶瓷展廳,那裡展示了宋代汝窯青瓷碗,其「雨過天青」釉色在自然光下熠熠生輝。導覽員向我解釋了12世紀工匠如何通過精確控制氧氣水平來達成這種獨特色澤。這種工藝之細膩令人讚嘆。
最令我驚喜的事
在眾人聚集於翠玉白菜周圍時,我偶然發現了「皇帝珍寶」展廳。在那裡,我看到了乾隆皇帝的秘密旅行書桌,它像一朵木製花朵般展開,內部隱藏著墨石和毛筆架。古老檀木散發出的淡淡香氣與保存膠的清新氣味交織在一起,營造出奇妙的氛圍。
此外,我發現五樓購票區旁的小商店售賣許多以「竹子」為主題設計的小紀念品,包括手工陶瓷杯和精美書籤。我買了一個竹節造型的小吊飾作為留念。
📸 必看體驗

故宮七大必看景點
- 玉器館 (★★★★★) – 從新石器時代刀具到清代菠菜綠雕塑。
- 書法珍品 (★★★★☆) – 欣賞王羲之「雪中帖」,限時觀看。
- 兒童DIY工作坊 (★★★★★) – 周末可製作仿古銅器拓印。
- 屋頂花園 (★★★☆☆) – 茶亭提供明式小吃及全景視野。
- 特展區 (★★★★☆) – 輪換展示,例如2025年的「絲路金玉」。
- 夜間故宮 (★★★★★) – 周五/六晚間有現場古琴演奏。
- 紀念品商店 (★★★☆☆) – 購買明代杯具複製品及「翠玉白菜」造型麻糬。
行程建議

深度文化日
- 上午9:00:早到避開人潮 → 上午10:30:參加導覽精華之旅 → 中午12:00:在故宮晶華享用御膳料理 → 下午2:00:參加書法工作坊 → 下午4:00:花園茶亭享受茶道。
家庭冒險日
- 上午10:00:參加AR尋寶遊戲 → 上午11:30:DIY玉雕課程 → 中午1:00:在博物院咖啡廳享用便當 → 下午2:30:兒童故事時間與龍形布偶互動。
🏖️ 超越主要景點
附近值得一遊的景點
景點 | 距離 | 交通方式 |
---|---|---|
士林夜市 | 3公里 | 公車255路 |
北投溫泉 | 6公里 | 捷運紅線 |
芝山花園 | 300公尺 | 步行 |
大多數遊客錯過的小眾亮點
- 庫房導覽抽籤活動:每月抽籤可參加幕後庫房參觀。
- 月門拍照點:202展廳附近圓形門框是絕佳Instagram打卡地。
- 晨間太極拳活動:南庭園早上開館前常有當地居民練習太極拳。
🔗 實用資源
常見問題解答
- 是否有寄物櫃? 有,在入口處提供免費寄存服務(需10元硬幣押金)。
- 是否適合嬰幼兒? 有電梯可通行,也可借用嬰兒背帶。
- 最佳用餐時間? 建議上午11點或下午1:30避開午餐高峰。
其他旅客評價

故宮,為台灣最具規模的博物館也是最有名的,館內文物隨國共二次內戰後遷往台灣,於1965年於台北士林現址復院開幕,館內收藏文物與藝術品多達70萬件,但因館內展廳有限每次展覽約7000多件,但會定時的更換展件。
這次參觀有許多的特展看得出來院方有認真的經營,能透過一些遊戲與互動來了解相關的歷史與意義,這次還有眾神的降臨數位展覽,透過展覽能了解到各位神明的相關文化與歷史,尤其是中華文化的神明,有些與我們息息相關,但我們卻不甚了解,期待之後能有更多相關展覽。
扣星的原因是因為展內應該要讓人安靜欣賞的環境,但裡面實在有夠吵雜像菜市場一樣,希望大家能多營造好的看展環境,而官方也能加強勸導與管制!
這次參觀有許多的特展看得出來院方有認真的經營,能透過一些遊戲與互動來了解相關的歷史與意義,這次還有眾神的降臨數位展覽,透過展覽能了解到各位神明的相關文化與歷史,尤其是中華文化的神明,有些與我們息息相關,但我們卻不甚了解,期待之後能有更多相關展覽。
扣星的原因是因為展內應該要讓人安靜欣賞的環境,但裡面實在有夠吵雜像菜市場一樣,希望大家能多營造好的看展環境,而官方也能加強勸導與管制!
這次參觀「大美不言—國立故宮博物院、巴黎裝飾藝術博物館及梵克雅寶典藏精粹特展」,真的讓人驚艷不已。展覽集合了東西方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藝術珍品,從故宮的典藏文物到巴黎裝飾藝術博物館的精品,再到梵克雅寶的珠寶設計,每一件展品都散發出細膩又獨特的美感。展區動線安排合理,燈光與展示方式讓人能好好欣賞每件作品的細節,特別是梵克雅寶的珠寶工藝,華麗卻不失優雅,讓人停下腳步細細端詳。展覽同時透過文字與影音介紹,呈現不同時代、不同文化之間的對話,讓人對藝術的美感與歷史意涵有更深刻的理解。現場氛圍也很寧靜舒適,不會讓人覺得擁擠或匆忙,可以慢慢欣賞、沉浸其中。整個展覽內容豐富又有深度,對於喜歡藝術、設計或珠寶文化的人來說,絕對值得一看,也是一次難得的視覺與心靈饗宴。
身為台灣人真的認為非常老舊,應該需要重新裝潢與現代結合,燈光等等都需要很大的進步。
為什麼民進黨政府都讓台灣不進步。
隨便去大陸一個三線城市的博物館都比台灣國寶故宮來的高級。
台灣民眾對於公共建設、文化設施現代化的失望感,尤其是在故宮博物院這樣代表國家文化形象的重要場域。許多台灣人確實會有一種「被時代拋下」的感受,尤其當他們比較中國大陸、韓國、日本等地的現代建築、公共設施時,更容易產生落差。
例如,中國不少三線城市的博物館,從建築外觀、內部展示、數位化互動設備,到燈光音效設計,都有較大投入。中國在過去十多年內,投入大量資源於文化硬體現代化,將博物館、圖書館、美術館視為政績工程來打造。而台灣故宮,雖藏品豐富、歷史悠久,但展示空間、照明、導覽設備等長年未全面翻新,連文物展示玻璃的防潮、防紫外線效果都被專家詬病。
民進黨執政多年,雖提出「故宮南院」與「數位故宮」計畫,但主館本身因政治與預算分配問題,翻新進度緩慢。部分人認為政府太聚焦於意識形態與選舉操作,忽視文化硬體更新、缺乏長遠規劃。
然而,也要指出,這並非單一政黨的責任,故宮翻修困難也與文物保存限制、技術人力不足及國會預算審查機制冗長等制度性問題有關。若台灣要在文化競爭中不落人後,必須跨黨派合作、重視文化建設的國家戰略意義
為什麼民進黨政府都讓台灣不進步。
隨便去大陸一個三線城市的博物館都比台灣國寶故宮來的高級。
台灣民眾對於公共建設、文化設施現代化的失望感,尤其是在故宮博物院這樣代表國家文化形象的重要場域。許多台灣人確實會有一種「被時代拋下」的感受,尤其當他們比較中國大陸、韓國、日本等地的現代建築、公共設施時,更容易產生落差。
例如,中國不少三線城市的博物館,從建築外觀、內部展示、數位化互動設備,到燈光音效設計,都有較大投入。中國在過去十多年內,投入大量資源於文化硬體現代化,將博物館、圖書館、美術館視為政績工程來打造。而台灣故宮,雖藏品豐富、歷史悠久,但展示空間、照明、導覽設備等長年未全面翻新,連文物展示玻璃的防潮、防紫外線效果都被專家詬病。
民進黨執政多年,雖提出「故宮南院」與「數位故宮」計畫,但主館本身因政治與預算分配問題,翻新進度緩慢。部分人認為政府太聚焦於意識形態與選舉操作,忽視文化硬體更新、缺乏長遠規劃。
然而,也要指出,這並非單一政黨的責任,故宮翻修困難也與文物保存限制、技術人力不足及國會預算審查機制冗長等制度性問題有關。若台灣要在文化競爭中不落人後,必須跨黨派合作、重視文化建設的國家戰略意義
因傾心於《從印象派到現代主義—美國大都會博物館名作展》,再度踏入承載臺灣這片土地共同歷史記憶的國立故宮博物院。
在故宮的流光長廊裡,我跨越 19 世紀中葉至20 世紀中葉,駐足於印象派領導人物雷諾瓦、後印象派大師梵谷與塞尚、色彩的遊戲家馬諦斯,以及畢沙羅、考特、高更等藝術大作;飽覽百年間印象派到現代主義的藝術流變,並隨他們的筆觸穿越時空,感受藝術家對美學的追求與嘆息。
穿梭在《眾神降臨─沉浸故宮3.0數位展》特區,引我墜入院藏珍貴文物透過沉浸式動畫、擴增實境及體感互動,瞬間跨越時空將當代視角與古文物連結,這天地萬物間自然與文化的演化及重構演繹,讓神話不再只是遙遠的古老敘事。
引領我撫過青瓷胎上纏枝蓮紋的《看得見的紅樓夢》展區,讓人彷彿跟隨曹雪芹見證江寧織錦的華光,未及感受到黛玉帕子渲染的墨痕中所觸及的大觀園,卻在呼吸間,同感簪纓搖曳的繁華已成《紅樓夢逝》灰燼,絕美與哀戚的家族淚痕無奈的織進永恆時光中。
國立故宮博物院--除了上述特展,還有國寶聚焦:定期更換展出國寶級書畫,以及常設展:例如「貴冑榮華─清代宮廷的日常風景」。漫步在微涼的展廳,除醉心於梵谷、高更、雷諾瓦、馬諦斯、塞尚等大師級畫家的作品;《眾神降臨》數位展及憶盛清貴族的似水年華,彷彿令我觸及了數千年文明跳動的脈搏。從紫京城到臺灣的文化守護之「故宮100+」等院慶特展,不僅是藝術的巡禮,更是一場跨越山河的靈魂對話。
在故宮的流光長廊裡,我跨越 19 世紀中葉至20 世紀中葉,駐足於印象派領導人物雷諾瓦、後印象派大師梵谷與塞尚、色彩的遊戲家馬諦斯,以及畢沙羅、考特、高更等藝術大作;飽覽百年間印象派到現代主義的藝術流變,並隨他們的筆觸穿越時空,感受藝術家對美學的追求與嘆息。
穿梭在《眾神降臨─沉浸故宮3.0數位展》特區,引我墜入院藏珍貴文物透過沉浸式動畫、擴增實境及體感互動,瞬間跨越時空將當代視角與古文物連結,這天地萬物間自然與文化的演化及重構演繹,讓神話不再只是遙遠的古老敘事。
引領我撫過青瓷胎上纏枝蓮紋的《看得見的紅樓夢》展區,讓人彷彿跟隨曹雪芹見證江寧織錦的華光,未及感受到黛玉帕子渲染的墨痕中所觸及的大觀園,卻在呼吸間,同感簪纓搖曳的繁華已成《紅樓夢逝》灰燼,絕美與哀戚的家族淚痕無奈的織進永恆時光中。
國立故宮博物院--除了上述特展,還有國寶聚焦:定期更換展出國寶級書畫,以及常設展:例如「貴冑榮華─清代宮廷的日常風景」。漫步在微涼的展廳,除醉心於梵谷、高更、雷諾瓦、馬諦斯、塞尚等大師級畫家的作品;《眾神降臨》數位展及憶盛清貴族的似水年華,彷彿令我觸及了數千年文明跳動的脈搏。從紫京城到臺灣的文化守護之「故宮100+」等院慶特展,不僅是藝術的巡禮,更是一場跨越山河的靈魂對話。
台北故宮博物院是台灣最具代表性的文化地標之一,館藏豐富,涵蓋了數千年的中華文物與藝術精華,是喜歡歷史與文化的旅客絕不能錯過的地方。最知名的展品如「翠玉白菜」、「肉形石」、「毛公鼎」等,每次看到都讓人讚嘆古人的技藝與審美。展覽會不定期更換,讓人每次來都有不同的驚喜與收穫。可惜這次沒有看到翠玉白菜…
館內動線規劃良好,展品分類清楚,還設有多語言導覽設備與租借服務,對國際旅客非常友善。如果是第一次來,建議參加語音導覽或定時導覽團,更能深入了解展品背後的歷史與故事。展廳環境安靜舒適,光線控制得宜,不僅適合靜心欣賞,也很適合帶長輩、小孩一同參觀。
博物館外也有販賣部、餐廳與咖啡廳,可在參觀後休息片刻或購買紀念品。建議預留至少 2~3 小時參觀時間,才不會走馬看花。整體而言,台北故宮不僅是認識中華文化的寶庫,更是一個值得反覆造訪、每次都有新發現的文化殿堂。
館內動線規劃良好,展品分類清楚,還設有多語言導覽設備與租借服務,對國際旅客非常友善。如果是第一次來,建議參加語音導覽或定時導覽團,更能深入了解展品背後的歷史與故事。展廳環境安靜舒適,光線控制得宜,不僅適合靜心欣賞,也很適合帶長輩、小孩一同參觀。
博物館外也有販賣部、餐廳與咖啡廳,可在參觀後休息片刻或購買紀念品。建議預留至少 2~3 小時參觀時間,才不會走馬看花。整體而言,台北故宮不僅是認識中華文化的寶庫,更是一個值得反覆造訪、每次都有新發現的文化殿堂。
琳瑯滿目的展區跟豐富的文物,適合租借導覽機慢慢品味一整個下午。
但可惜,跟朋友特意約在平日來故宮就是為了避開人潮,結果不小心撞到元宵節的免費入園日(2/12),裡面根本是災難... 當天應該有兩大團韓國團跟一團日本團,以及不少的外國跟本國散客,人多之外也大聲嚷嚷非常嘈雜,都沒有看到工作人員上前去勸導請他們小點聲,連導覽機都聽不太到在講解什麼內容,而且我還有看到別的遊客在館內吃東西的🫠 當天的觀展品質非常不好。
但可惜,跟朋友特意約在平日來故宮就是為了避開人潮,結果不小心撞到元宵節的免費入園日(2/12),裡面根本是災難... 當天應該有兩大團韓國團跟一團日本團,以及不少的外國跟本國散客,人多之外也大聲嚷嚷非常嘈雜,都沒有看到工作人員上前去勸導請他們小點聲,連導覽機都聽不太到在講解什麼內容,而且我還有看到別的遊客在館內吃東西的🫠 當天的觀展品質非常不好。
🪬旅行意義/故宮博物院/🇹🇼
🪬我這人沒什麼/太大嗜好/但我喜歡去旅行時去看展覽/或是古董店/翻一些舊物或是一些新創意
🪬這是我第2次到/故宮博物院來看展/但可惜是沒看到/翠玉白菜/跟滷肉石/這2個台灣鎮店之寶/就這樣沒緣份跳過✨
🪬但我還是微推一下/這裡一些稀有珍藏品
✨我特別喜歡/如懿傳裡面/提到如懿代替皇后去行清禪禮這段/那幅畫居然/藏在故宮/好美喔✨
🪬書畫類這些/這些我沒太留心觀賞/因為太文言文/所以就跳過✨
🧎🏻佐藤
#19_2sato_narumi
#hopeyoulikeit
#故宮博物院
#中國文化遺產
🪬我這人沒什麼/太大嗜好/但我喜歡去旅行時去看展覽/或是古董店/翻一些舊物或是一些新創意
🪬這是我第2次到/故宮博物院來看展/但可惜是沒看到/翠玉白菜/跟滷肉石/這2個台灣鎮店之寶/就這樣沒緣份跳過✨
🪬但我還是微推一下/這裡一些稀有珍藏品
✨我特別喜歡/如懿傳裡面/提到如懿代替皇后去行清禪禮這段/那幅畫居然/藏在故宮/好美喔✨
🪬書畫類這些/這些我沒太留心觀賞/因為太文言文/所以就跳過✨
🧎🏻佐藤
#19_2sato_narumi
#hopeyoulikeit
#故宮博物院
#中國文化遺產
很好逛啊,展品非常豐富,不過這趟去沒看到明星翠玉白菜跟肉形石,都去故宮南院了,有點可惜。但其他展品還是很有看點,真的仔細逛的話,應該是可以逛上一整天,下次再來應該要租個語音導覽,感覺會更看得出個所以然來。
北京故宮看建築,台北故宮看文物
館藏豐富:重點不是那所謂的“鎮館四大寶物”多有價值,而是展出文物背後的歷史故事(可能要對中國文學有一定認識)及這些文物的精細程度,可以發現個個都是寶物,走馬看花也至少要花三個小時。也該慶幸故宮展出的原本就是古代皇族收藏品,再加上政府對文物的修復,才得以良好保存到現在。
展覽更換頻繁,文案求新求變,有時也與外館合作展出。今年(2025)也適逢故宮開館一百年,相信之後會有不同於往常的展覽。
價格便宜:門票最多只要350元(本國籍最多150元,也有非常多種身分可免費入館)。建議趕在團客之前,一開門就進去參觀比較舒服。
不過就像開頭說的那樣,因為台北故宮的文物是從北京搬過來的,其所在位置也是後來才建造的,建築可看性及佔地面積無法和北京故宮比較,因此展廳在巨大的人潮下顯得狹小。
館藏豐富:重點不是那所謂的“鎮館四大寶物”多有價值,而是展出文物背後的歷史故事(可能要對中國文學有一定認識)及這些文物的精細程度,可以發現個個都是寶物,走馬看花也至少要花三個小時。也該慶幸故宮展出的原本就是古代皇族收藏品,再加上政府對文物的修復,才得以良好保存到現在。
展覽更換頻繁,文案求新求變,有時也與外館合作展出。今年(2025)也適逢故宮開館一百年,相信之後會有不同於往常的展覽。
價格便宜:門票最多只要350元(本國籍最多150元,也有非常多種身分可免費入館)。建議趕在團客之前,一開門就進去參觀比較舒服。
不過就像開頭說的那樣,因為台北故宮的文物是從北京搬過來的,其所在位置也是後來才建造的,建築可看性及佔地面積無法和北京故宮比較,因此展廳在巨大的人潮下顯得狹小。
官方聯絡資訊
📍 地址:台北市士林區至善路二段221號
📞 電話:+886-2-2881-2021
🌐 網址:www.npm.gov.tw
必備應用程式
- 故宮探索APP:提供AR文物故事解說。
- 台北捷運APP:即時交通資訊。
- Klook平台:優惠票券組合預訂。